2025-05-13 20:40:13 | 育才网
由于各院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且部分院校未公布录取分数线,所以难以给出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以下为你列举2024年部分院校强基计划入围和录取分数线情况:
需注意,入围分数线是高考成绩,而录取分数线是高考成绩与考生在该校的测试成绩综合计算得出的,对高考生参考价值较大的是入围分数线。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如下:
历史学录取标准为900.9分,生物科学录取标准为873.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标准为841.0分,哲学录取标准为869.0分。
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陵大学原址。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以上就是育才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育才网。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由于各院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且部分院校未公布录取分数线,所以难以给出强基计划36所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以下为你列举2024年部分院校强基计划入围和录取分数线情况:清华大学:2024年安徽物理类入围线687分;福建物理类681分;甘肃物理类672分;广东物理类677分;河北物理类671分;河南理科687分。北京大学:
河北强基计划2022分数线河北强基计划2022分数线如下:1、历史类:本科批443,专科批200。2、物理类:本科批430,专科批200。3、特殊类型(强基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其他有相应文化成绩要求的院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06,物理类487。4、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录取分数线:历史,443,物理类430;对于体育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的高水平运动
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687,北京666,福建682,广东684,河北692,河南699。2020年,全国取消自主招生,实施强基计划招生政策,2020年7月5日北京大学招办发布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安徽687,北京666,福建682,广东684,河北692,河南699。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入围条件?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入围条件分为两
2023强基入围分数线2023强基入围分数线为515分。强基计划的介绍如下:强基计划是自1999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个分支,2018年第二批强基计划启动。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但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强基计划的实施主要采取项目资助的形式,通过中央预算内设立强基专项进行资金支持,涵盖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人文社科
夏门大学2024招生分数线2024年厦门大学录取分数线因省市和招生类型而异,以下是不同招生类型及部分省市的分数线情况:强基计划分数线强基计划仅在13个省市招生,部分省市专业录取情况如下:江苏省:历史类(历史学)最低综合成绩799.14分;历史类(哲学)821.9分;物理类多个专业最低综合成绩在789.4-833.9分之间。四川省:理工(化学类)最低综合
同济大学2020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该大学2020年在上海强基计划入围录取分为620分。根据查询中国教育在线官网得知,同济大学在上海2020年强基计划入围录取分为620分。强基计划考生成绩按照“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计分,考生仅能报考一所强基计划高校,且一旦填报强基志愿后,不可再参加其余批次录取。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入围
浙大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2024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不同省份和类别入围分数线存在差异,具体如下:浙江省:理学Ⅰ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入围线为综合改革科目(物理+化学)40分;理学Ⅱ类(化学、生态学等)入围线为56分;基础医学类入围线为59分。山东省:理学Ⅰ类入围线为42分,基础医学类为59分。江西省:理学Ⅰ类(数学类)入围线为44分。
2023强基入围分数线2023强基入围分数线为515分。强基计划的介绍如下:强基计划是自1999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个分支,2018年第二批强基计划启动。中国在科技领域发展迅速,但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强基计划的实施主要采取项目资助的形式,通过中央预算内设立强基专项进行资金支持,涵盖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人文社科
2024-08-25 12:11:11
2024-08-23 04:29:01
2024-12-20 16:31:43
2024-08-25 19:52:02
2024-08-23 05:19:59
2024-07-22 10:57:05